数据中台建的好不好?看这4个能力



数据中台建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业务场景、不同的团队、有不同的侧重点,因此需要选择适合自己企业需求的建设方案。 最近几年很多企业都在进行数据中台实践和探索,虽然各大企业都已经在建设自己的数据中台了。但大部分数据中台是为了解决业务问题而生,没有自己想要解决业务问题,没有从本质上来思考分析业务需求、找准解决问题路径,更多是为了实现某种 KPI。 笔者在自己企业建设数据中台过程中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产品上线初期就开始研究构建数据中台方案了; 第二阶段从业务上线至今,总结了一些经验和教训。 当然,我想每个人都有不同体会和经验。 但在我看来一个好的数据中台肯定是能够做到:快速响应需求、快速解决业务问题、精准洞察用户需求、高效协同开发人员等4个能力。
一、快速响应需求
所谓“需求响应”,就是需求在哪里,数据中台的建设就要跟到哪里去,数据中台是根据业务的发展来建设的。 以我自身企业举例,在第一个阶段我们建设数据中台时候,其实是从“数据中台为业务服务”角度来建设的。 在初期,我们主要解决的是业务需求和系统需求;在第二个阶段,我们想要解决业务需求与系统需求,但此时问题变成了数据中台是不是应该跟上业务、并能够及时响应业务; 这里总结了一个公式: 所以数据中台建设第一个能力就是:快速响应问题;
二、快速解决业务问题
业务部门提出的需求,数据中台都能快速响应,并且可以将业务问题进行拆解。 例如: [公司在做电商运营时,发现在电商平台上的用户流量是比较稳定的,但在一些其他线上活动或者是营销场景中,用户流量会出现波动。] 那么我认为数据中台可以将整个电商平台上的流量进行拆解:(比如:电商平台会对不同渠道的用户消费频次等做一个数据统计)。 并且能够将数据拆分到具体业务场景和流程中去,而不是只停留在“想要做什么”上。 通过对用户行为特征分析、市场环境分析可以找到自己企业的业务痛点并快速解决该痛点。
三、精准洞察用户需求
一个好的数据中台不应该是解决业务问题的工具,而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业务,更准确地洞察用户需求。 很多企业建设数据中台,不是为了解决业务问题,而是为了实现某种 KPI。 因为我们不能做一个只会解决业务问题的工具,而是要让它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小结】:数据中台一定要有洞察用户需求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业务服务。
四、高效协同开发人员
数据中台是一个需要所有开发人员协作完成的工作,所以需要考虑高效协同每个开发人员。 如何高效呢? 其实很多企业都在说数据中台的工作方式和 ERP系统有相似之处,在 ERP中一般有多个子系统、不同角色(部门、人员)、操作习惯不同,因此数据中台与其类似的工作方式也可能存在。 我们需要做的是如何在这类情况下做到高效协同开发人员。
更多数据治理相关资料请咨询客服获取,或者直接拨打电话:020-83342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