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数据治理六大核心环节具体内容有哪些?



医疗数据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方利益主体,并需要有强大的技术支撑。 从国家政策层面来看,我国于2021年3月印发《关于加强健康信息数据规范管理的若干意见》以及《医疗机构数据安全规范(试行)》。 在此背景下,医学机构需要制定自己的数据治理标准,加强数据治理能力。 那么,医学机构应该如何进行数据治理呢?目前在我国相关的规范和标准有哪些?本文将对此进行分析。
一、政策解读
(一)《关于加强健康信息数据规范管理的若干意见》 主要内容: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要求。 加强医疗卫生数据安全,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健康医疗服务融合发展,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二)《医疗机构数据安全规范(试行)》 主要内容: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以保护为前提、坚持以维护个人隐私为底线。 建立健全行业标准体系,明确数据分类分级应用规则和相关要求。
二、分析
基于数据的分析是将数据转化为可应用的信息的过程,即从已知信息中提取有用信息或发现有用的信息间的联系,以形成知识或经验。 在该过程中还需要使用合适的技术和工具。 例如,利用数据仓库进行数据的抽取和加工,建立知识库,通过知识库来解决问题。 (四)元数据治理:医学机构要对医疗信息进行元数据采集。 包括医疗大数据应用平台、数据库元数据、存储元数据和其他相关元数据。 (五)医疗大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医院要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各类信息资源和服务开展医疗健康服务,保护个人隐私及商业秘密。
三、总结与展望
通过梳理发现,我国医学机构在建设“健康中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医疗数据的应用也存在许多问题,导致患者的诊疗体验不佳,医疗数据质量较低、缺乏标准化和规范化等问题。 因此需要制定一套科学、规范、统一的数据标准体系。 从国家政策层面来看,未来我国在医疗数据方面将会有更多的规范和标准出台,进一步保障医疗健康信息数据的安全和可追溯性。 从规范角度来看,我国于2021年3月印发了《医疗机构数据安全规范(试行)》,对医美机构、体检中心等提出明确要求。 目前各部门也在积极推进关于医疗数据治理的标准化工作。 [1]《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医保局办公室关于印发“十四五”时期卫生健康信息化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卫办规划发〔2021〕5号);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互联网+”健康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
更多数据治理相关资料请咨询客服获取,或者直接拨打电话:020-83342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