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台」现在到底怎么样了?死透了没?
「中台」这个词好像听了很久了,但在以前的工作中却很少用到。“前台”“后台”反而更熟悉。这可能是我曾经所在的行业的和做运营工作的原因吧。
所以「中台」到底是个什么鬼呢?
因为接触不多,所以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查阅了很多资料,甚至一度想要买几本书补充一下专业知识。也查看了很多竞品公司的相关资料,最后因为内容太多短时间消化不完,不得不放弃了这种办法。
庆幸的以前拜读过杨堃老师的《决胜B端》,正好在朋友圈看到他发了一条关于“中台”的动态,一下子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辗转加入到了王健老师的星球圈子和公众号,然后又了解到汪源老师也是「中台」领域的资深人士。
完整地拜读了汪老师那篇2万多字的《细品中台》,也算是对中台有了个大体完整的理解。整篇文章虽然长,但是通俗易懂,参考了很多其他业内人士的内容,也结合了网易杭研的很多工作实践,最后再加上自己的判断和思考。整体阅读下来,既很考究又容易理解,关于中台的各个方面基本上都提到了, 整体质量很高,比较可信。
结合两位老师的看法,我对中台有了一些简单的理解,中台是以软件服务的形式提供共性业务能力的组织(再给中台想一个通俗易懂的名词)。业内讨论比较多的是「业务中台」和「数据中台」,关于这两个概念我们后续在讨论。
查阅资料的这几天,看到了很多各种概念和技术名词,「中台、平台、数据平台、数据库、数据湖、大数据、D4模型、PaaS、SaaS、微服务、ERP等等」,感觉它们跟「中台」都存在着某些联系。
「中台」现在到底怎么样了?
国内提出「中台」概念,并且把它发扬光大,引起整个行业广泛讨论,纷纷开始建中台的阿里巴巴,自己对中台的定义经常变来变去,去年居然还嚷着要“拆中台”,要把中台做薄。
一边做厚,一边做薄?自己拆中台了却要帮客户建100万个中台?着实让外界看不明白,只能感叹这世界变化太快!再说了组织架构阿里一年还能改个两次,中台的概念变来变去也就能理解了。
在我看来,因为「中台」本来就是个新东西,从提出来到现在也才5年时间,业界和机构们都还不能准确地定义它。但是它背后所代表的趋势和企业希望通过它解决目前存在问题的需求仍然存在。除去中台,貌似也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
「中台」概念从提出到现在,有人鼓吹,有人唱衰,经历过高光时刻,也曾无人问津。它到底有没有用,能给企业们带来什么?经过5年的时间沉淀,其实也没有一个准确地答案。
但是业内的代表,诸如阿里、腾讯、华为、京东、滴滴等公司,对中台的探索始终没有停下。跟这些大公司遇到相同或类似的发展问题的小公司们,也从来没有停止学习和建设中台的脚步。
「中台」没死,只不过空谈的人少了,实做的人多了,「中台」这东西到底好不好,怎么搭建,适不适合自己的公司,试过了才知道。「时间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光打嘴炮是没有用的。
「中台」还要不要搞,怎么搞?
搞啊,当然要搞!
中台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提升体验,二是降低成本。而这些恰恰是很多公司现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
但还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很多老板们其实并不知道自己适不适合搞中台,也不知道中台怎么搞,搞了中台能给自己的公司带来什么实际的好处。
看着周围的公司都在建中台自己就有点慌了,也没考虑周全就匆匆上马开搞了,搞不成就骂骂咧咧说中台不行。
光点科技作为国内领先的数字基础设施解决方案服务商,10年来一直致力于为政府和大中型企业提供数字中台建设、数据治理及数据应用开发服务。可以说见证了「中台」概念从提出到被火热讨论,到被质疑,再到摇摆不定,一直到现在没什么大动静的整个过程。
到目前为止光点科技拥有7项技术专利,23项软件著作权,是具备CMMI3资质的技术服务提供商,参与过多项中台技术标准的编写。服务过的客户已经超过100家,尤其是政务和电信领域,在金融、零售、智慧城市等领域也有丰富的经验和创新的解决方案。
除了中台技术,光点科技还开发了数据可视化大屏系统、数据填报采集系统、大数据分析系统等多个具有实际业务场景的产品和服务。如果你的企业也在站在数字化转型的窗口,可以联系我们,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