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治理发展现状



数据治理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对于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数据治理体系逐步完善、数据管理工作不断推进,数据治理领域的理论和实践在国内外得到了快速发展,形成了一系列新的研究成果。 当前,我国在数据价值挖掘、数据价值转化等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在大数据的开发利用、数据资产管理等方面仍然存在不足。 为了更好地推动我国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文对当前国内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并提出建议。
1、数据治理概念
数据治理是指以系统的方式,为维护和提升数据质量、价值提供决策、计划、控制、激励等服务管理的过程,是数字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创新要素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据治理是一个综合性概念,涉及到政府公共部门、企业和社会公众等多个主体。 数据治理包括建立在治理基础之上的组织机构建设、制度规范建设和技术支持保障体系等内容;其核心任务在于通过组织协同推进数据采集、处理、交换和共享,确保在多个领域实现数据互联互通和共享交换,提升政府公共部门提供服务的能力。
2、研究现状
本文梳理了2019年以来国内关于数据治理的相关研究成果,并将其划分为数据治理基础理论、我国数据治理实践、国际经验借鉴等三个阶段。 (1)数据治理基础理论阶段(2019年-2020年):以刘伟、朱磊、陈宇轩为代表的研究者,从数据要素产权机制、数据产品与服务、数据交换规则和交易制度的角度,结合我国数字经济领域的实际情况阐述了我国目前关于“数据治理”的研究进展; (2)我国数据治理实践阶段:以朱磊为代表的研究者,以《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多证合一”改革方案》和《关于开展个人信息跨部门共享试点工作的通知》为基础,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时期政府与社会信息共享的现实情况阐述了我国个人信息跨部门开放共享工作推进情况;
3、存在的问题
当前,数据治理的理论研究主要围绕我国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对数据治理的相关研究还不够深入。 1)数据质量有待提升。 (1)数据治理理论研究中涉及的核心概念比较少; (2)对大数据的利用程度和开发利用效果缺乏系统性考虑,对数据应用价值挖掘力度不够; (3)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数字技术应用缺乏前瞻性分析,影响了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 (4)数字产品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价值尚未得到充分发挥。
4、未来趋势
随着大数据技术在经济社会中的广泛应用,数据治理问题将成为当前数字经济研究的重要内容。 此外,当前我国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对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发展中关键问题的研究,以及对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如何促进数据应用、如何提高国家安全等方面,也形成了一些研究成果,为我国数字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
5、政策建议
(1)在数据治理相关政策方面,要加强与现有数据治理政策的衔接和协调,促进数据治理政策协调一致,避免出现“两张皮”现象; (2)在数据治理实践方面,应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建立数据交易机制和保障标准、提升企业参与市场的能力; (3)在数据质量提升方面,应完善数据质量评估体系、加强对第三方机构的监管和引导、提高政府的监管能力; (4)在安全防护方面,应重视新型安全技术应用和风险控制、建立企业自身防护体系、提高行业自律等。
更多数据治理相关资料请咨询客服获取,或者直接拨打电话:020-83342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