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治理的意义与价值



数据治理,从概念上来说,是企业内部对数据的一种管理和治理,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要管业务,另一方面是管人。 对于企业而言,业务数据是业务部门的业务经营、业务产出与数据分析的结果;而对于管理人员而言,其管理对象是员工队伍、组织结构与工作方式。 通过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建立统一的数据仓库、形成规范高效的数据治理体系可以有效地提升企业在内部管理及外部市场竞争中的综合实力。 在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多新一代信息技术带来的新挑战,如客户需求个性化场景化和数字化技术对传统 IT架构冲击等。 面对这些挑战,企业往往会通过建设信息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很多重复投资、资源浪费以及不能适应快速变化等问题。 因此需要建立一套与其相适应、可持续发展和具有竞争力的管理体系,使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所需要投入和产生效益能够相互促进并保持持续增长。 而如何在现有技术和信息系统基础上建立起一套完善可行且具有竞争优势的管理体系,则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通过梳理内部管理及流程来实现企业内各个环节信息共享、相互协同与平衡发展;另一方面是从外部市场环境来看,需要引入与其相适应并符合外部市场需求特征的产品或服务等。
一、企业内各环节信息共享、相互协同与平衡发展
如图1所示,企业内各个环节的数据都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只有通过一套标准的数据标准体系、完善的管理制度及科学高效的组织架构,才能实现各环节对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和应用。 企业各环节都有自身明确的发展目标和方向,如财务管理要关注客户资金使用效率和应收账款回收率等;而营销管理主要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对产品品质进行把控等。 企业各环节通过相互协调、相互促进而实现共同发展,才能使每个环节对信息资源具有更高的利用效率。 企业各环节也要关注外部市场环境变化,通过整合信息资源来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 企业内部则要以数据标准化为基础、优化流程来实现信息共享、相互协同和平衡发展。 如图2所示,企业要建立一套完善高效的数据标准体系并对其进行持续改进,才能达到内部信息资源有效整合、协同和平衡发展要求。此外,由于内部各个环节之间是相互关联的关系,通过建立系统来实现共享数据和应用数据具有较大难度。
二、为企业数据决策提供支撑,提高企业决策能力
而在这些问题背后,最核心的问题就是数据管理问题,即如何通过数据管理为企业决策提供支撑。 而对于当前的企业而言,数据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被放置在一个巨大的系统中的。 在这个系统中,不仅有企业内部使用的数据,还有外部客户和合作伙伴使用的数据。 对于企业来说,不可能通过一次规划就解决所有需求,而必然要从多个维度对这些数据进行综合考虑: 如在企业内部对某一类业务场景进行分析、预测和规划; 又如对行业相关竞争对手和市场环境进行分析从而为自身产品、服务和市场定位提供参考等。
三、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由于数据具有价值密度高、价值链复杂等特点,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数据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提升产品或服务的竞争力:通过数据的标准化及可视化可以提升营销和研发效率,降低成本并提高产品质量; (2)提高管理效能:通过数据集成可以提高内部沟通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3)改善经营:通过数据处理可及时发现市场需求及客户分布情况,从而改进生产经营管理方式,提高盈利能力; (4)降低成本:通过数据处理可以优化采购决策、产品定价策略、人力资源配置方案等; (5)创新服务:通过有效利用大数据可以改善服务质量并提升客户满意度。
更多数据治理相关资料请咨询客服获取,或者直接拨打电话:020-83342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