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内容是数据治理要求的原则?



数据治理是对国家数据资源的利用、管理、保护、共享和开放,保证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安全性、准确性和有效性。 国家层面的数据治理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数据安全。保护个人信息和商业秘密不被泄露,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 其次,数据质量。确保所有的数据都是可信赖而且能进行验证和分析。 最后,数据共享/开放。
1、安全
安全,是数据治理的首要目标。 保障数据资产不被破坏、窃取和非法使用,并在使用中保护数据资产的安全。 确保公共数据的安全性,包括数据存储和处理的安全、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应用环境安全。
2、质量
通过数据质量管理系统(PDM),建立数据质量控制体系,确保所有的数据都是可信赖的、能进行验证和分析。 确保数据的准确性、一致性、完整性以及真实性,并且满足国际上对隐私和安全的要求。
3、可信赖
数据可信赖原则要求,任何涉及国家主权和核心利益的数据都必须进行充分的保护所有的信息,不能泄露。 ——需要在数据治理方面加强建设和完善相关法规。 ——确保数据可以追溯。 ——确保数据不被滥用和篡改。 ——确保所有的数据都可以有效验证,并且具有分析功能。 ——确保对收集到的每一个记录都有可信赖性。
4、共享/开放
数据共享/开放指在国家层面的数据治理中,要确保数据可以随时、随地、随意的被共享,也包括在公开透明的情况下公开。 具体包括:公开的范围、对象和程度;公开渠道;开放方式和流程;安全机制等。 数据开放就是通过开放获取和授权来向公众发布信息。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采用三种模式:(1)直接开放模式;(2)授权开放模式,包括许可和强制共享;(3)非授权开放模式,包括免费或非许可共享。
5、责任
建立并执行适当的安全控制措施,以确保在需要时采取恰当的行动。 -对数据使用者(政府、企业或个人)的义务,例如使用过程中所获得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为用户提供安全保护措施(例如密码等)来防止个人信息被窃取或篡改。
更多数据治理相关资料请咨询客服获取,或者直接拨打电话:020-83342506